2017年中考数学的优秀复习法
导语:中考对每个初中毕业生来说,是非常重要而又关键的一次考试,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和质量,这是每位初三教师和学生所关心和重视的一项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常见的中考数学的复习方法,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相关的知识,请关注CNFLA学习网的栏目!
中考数学的复习方法:
一、探索中考试题的特点,感悟命题趋势
历年中考试题,均是各地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专家认真研读历年试题后的心血结晶。后续命题者,不乏以其中典型的试题为原型,进行改编、拓展。纵览历年中考试卷,不难发现试题体现基础性,突出对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评价,注重对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重点考察新课标中规定的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每个初三数学教师手头应有历届中考试题集,并仔细研究各地中考试题特点,从中感悟出中考命题的趋势。
二、熟悉教材,重视基础,理清知识脉络
数学的基本概念是组成数学内容的基本细胞,数学的基本技能是数学能力形成的基础。掌握“双基”是发展能力的前提,没有扎实的“双基”,能力的培养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有些教师存在着淡化“双基”的现象。作为肩负着数学教学导向功能的中考试卷,为纠正这种错误认识,近年绝大多数中考试卷中,基础题占近百分之八十,各种题型中遍布着基础题的“倩影”,好多基础题来自于课本的例、习题,或是以课本的`例、习题为原型,稍加改编而成,同时,中考试卷在重视“双基”考察的基础上,更重视对数学核心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因此,必须重视“双基”的复习。复习“双基”时,应引导学生立足教材,把重点放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上,并注意对各部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住知识主干,构建知识网络;同时着力引导学生自己回顾以知识点为载体的例、习题类型,教师尽可能的精选或编制系统、典型的例、习题。通过例习题解决、沟通知识、技能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块状”结构、“网状”联系,以不变应万变。那种因中考对综合能力的考查而盲目地做大量综合题而忽视“双基”的行为,是极不可取的。对已经明确删减的内容,在复习阶段不必涉及,对降低要求的内容不随意提高要求,以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三、注意复习课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工作效率
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考复习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改进教学方法显得格外重要。
1.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应该做到全面梳理、系统归纳,注意点与面的结合。教师应通过对基础知识系统的复习,使学生达到“内化”的要求,并形成一定的能力,能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好基础知识,达到夯实“双基”的目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合理的分配学习时间,如让学生课前高效率的复习基础知识及公式定理等,而且一定要做好验收检查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帮助解决课堂遗留的问题,不要形成负积累而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丧失信心。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代数、几何知识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中等难度试题和较难的试题上。一般而言,考察这种能力的试题,往往题目较长,条件也比较多。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弄清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迅速联想到有关的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其次是提醒学生要注意挖掘隐含条件,利用所学知识沟通结论与条件的内在联系,寻求可行的解题思路,将思路组织、归纳后,清晰、明确、规范的表达出来。此类题型分值较高,难度属于中上。所以在复习时要让中上等能力的学生都加以强化训练。帮助学生全面梳理知识脉络,并进行了概括和归纳,提高解题速度和效率。
3.培养学生解答探究型等灵活试题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及教育对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中考试题中探究型等灵活试题不断涌现。这种题型具有开放性,条件复杂隐蔽,结论多样,解题思路无现成模式可套,因此,解题时教师应该结合新课程标准,注重开放探究,引导发现创新,并要求学生做到:在动中求静,变中求恒,学会对基本图形的剖析,提高识图能力,要立足课本,灵活变通。此类题目属于压轴题,难度较大,是为中上等水平的学生而设计的。在复习中一定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勤于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增加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从而形成解答探究型等灵活试题的能力。
四、模拟考试训练
很多学生对考试产生了恐惧心理,甚至把模拟考试也当成了负担。其实,中考前的模拟考试,对学生是一次很好的“练兵”机会,学生应珍惜有限的模拟考试机会,从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如考试紧张,审题不清,时间安排不合理等等,如果每次考试后能做总结,看一下哪些非智力因素影响了自己的正常发挥,在中考之前加以改正,中考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学生也可以自己创造一种考试环境,发现自己应考经验的不足之处,这对考试也至关重要。
总之通过复习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让学生将三年的数学知识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更利于学生理解;要抓好方法教学,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的方法;做好综合题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