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游黄山作文九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黄山作文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游黄山作文 篇1
期待已久的暑假生活终于开始了!周六,爸爸妈妈带我去黄山蛇园玩,我又开心又激动。希望时间能过得快一点,能早点到达!
经过一个小时的路程,终于到达了蛇园。我迫不及待地跑了进去。哇!好多蛇啊!不过你们不用害怕,它们都乖乖地待在笼子里,不会伤害你们的。
我看到这里有绿色的竹叶青;棕色的蝰蛇;眼镜蛇的背面真的有一对眼镜般的花纹;我还知道大王蛇就是我们俗称的菜花蛇,不过,它是无毒蛇,是用身体绞杀动物吞食的。我最害怕的是蝰蛇,听老师说它的毒液可以杀死一百多头牛呢!
接着,老师带我们去了另一个房间。房间里有很多蛇的标本,墙上挂着很多品种的照片,很多都是我们没见过的品种。老师从笼子里拿出三条蛇放在桌上,说:“这些蛇都是很稀有的,只有我们蛇园才有。你们要不要过来摸一摸?”我看的那条蛇是黑色的,头是扁扁的有点像三角形,大约有1米长,全身覆盖鳞片,总是不停地吐着舌头。看起来可怕极了。我壮起胆子,伸手摸了摸它,感觉凉凉的,滑滑的。爸爸对我说:“你看别的小朋友还把蛇缠在脖子上,你肯定不敢吧!要不要去试试?”我心里可害怕了,不敢去。但我想:我不去的话,妈妈肯定会笑话我。犹豫了一会,干脆豁出去了!老师把蛇放在我的脖子上,那凉凉的,滑滑的感觉让我瞬间全身僵硬,像个木头人。还好,我坚持下来了。我做到了!
今天,我真的很高兴!不但知道了蛇的种类繁多,还知道了蛇的全身皆可入药。不论什么事情都要去尝试,学习上我们也要多尝试,这样才能学得好,才能有出息!
游黄山作文 篇2
跟随着学校春游的队伍,我走进了黄山著名的景点——翡翠谷。
刚进翡翠谷的大门,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我高喊:翡翠谷,我来了!
翡翠谷的山把我们环抱着,望着一簇簇杜鹃花,那样红艳艳,可谓万山丛中红一片。你看山上青葱翠绿,一片片的绿中有点明,有点暗,仔细地看着,它犹如神话中的瑶池仙境。
山下的小溪潺潺地流着,分布着百余个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翡翠彩池,池水晶莹透亮,像一面镜子,又绿得像一块地毯。真是各色各异。
我们漫步在情人道上,望着蓝天白云,心情更加欢愉。走在情人桥上,桥身在轻轻地摇晃,头上飘着翡翠谷的云雾,脚下趟着汩汩小溪,那感觉是那么的惬意。
啊,翡翠谷,你如诗如画,真是人间仙境!
游黄山作文 篇3
人们都说:天下名景集黄山,嵩阳若与黄山并,尤欠灵砂一道泉。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写下了不朽的诗篇。
去年夏天,我们一家到名扬四海的黄山游玩。来到黄山脚下,从山下向上仰望,山上一片葱郁,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座佛塔。我们随着人群向上爬。爸爸说:我们先去看看‘金鸡叫山门’吧!我一边走一边想:这金鸡长什么样呢?是金色的吗?想到这,我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往前赶,想满足下自己的好奇心。终于,一块巨大的鸡状石头展现在我的眼前。瞬间,我的眼睛一亮,哇!石身子,石冠子,石嘴巴,石爪子,雕刻得栩栩如生,活像一只大公鸡昂首啼鸣啊!
观赏了金鸡叫山门,我又渴望尽快看到闻名已久的黄山四绝。
说起黄山四绝,排名第一的当然是奇松。黄山的松树有着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怕严寒,四季常青,形状千姿百态,让你眼花缭乱。看!那向四周张开的树叶是多么茂盛啊,犹如一把撑开的大伞。那满地的落叶平整地铺在树根上,似乎给树根盖上了一层层厚厚的被子。但最著名的还是迎客松。迎客松的枝叶都朝一个方向伸展,风一吹,一根根枝干摇摇晃晃,好像千万只小手挥舞着,就像一名接待员,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带来。
接着我顺着小路,登上黄山怪石,爬上山顶。看见它们一块又一块矗立在一起,像是在玩叠罗汉。这些石头形态各异,有的像鸟,似乎在昂首大叫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从山上向下俯视,两旁的树木像蚂蚁般大小、马路像一条皮带,一只只小甲虫在皮带上爬行,其实那是汽车
往前走百八十米便是黄山云海。说起黄山云海就更有趣了,它特别美,走进去,就像看到一条昂着头的巨龙,威武壮观,走到云海首都,望眼欲穿,我看到了丝丝缕缕白云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飘,好像在窃窃私语,我听,听到了一种大大的声,我再向前走几步,哇,抬头一看,我的手竟可触摸到软绵绵的白云啦!那里还有黄山温泉。这里的水还是热的呢!简直让你难以忘怀!
黄山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它的奇妙险峻让我流连忘返。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再去一次,再来看看你的风姿。
游黄山作文 篇4
黄山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全国唯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两项世界级桂冠的景区。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其实154平方千米为黄山风景区。黄山,古称“黟山”。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完成中原统一大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曾在这里采药炼丹,沐浴汤泉,得道成仙。李隆基下诏书,将黟山改名为黄山,一直沿用至今。 神奇秀丽的黄山胜景,是地球内外引力长期持续作用的结果。在漫长的地质发展过程中,黄山历经沧桑,逐渐演变成危岩峭壁、怪石林立的奇特地貌。黄山市一座著名的花岗岩名山,它具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历来被誉为黄山四绝。近年来,有人将冬雪誉为第五绝。
各位游客,你知道黄山松的生命力为什么如此顽强,能扎根岩石呢?原来啊,松树的根系能不断分泌出一种酸性物质,它可以溶解岩石,从岩石中吸收养分,再加上平时腐烂后的花草、树叶,都给它提供了养料。所以,黄山松的生命力极其旺盛,能扎根岩石。
俗话说,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龙爪松、黑虎松、探海松等名松。黄山无山不峰,这里千峰竞秀,峰峰称奇,各有特色。历史上先后命名的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有高耸的莲花峰、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等。黄山无峰不石,名气大的就有121处。站在北海的狮子峰上,你可以看到二仙下棋,丞相观棋,仙人背篓,还有梦笔生花,猴子观海等。这些怪石,有的似人,有的像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目前,黄山开发的景点多达400余处,可分为温泉、云谷寺、北海、玉屏楼、松谷庵、钓桥庵六大景区。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玉屏楼景区。玉屏楼景区是黄山最绚丽的景区。当年陈毅元帅对黄山风景曾作出精辟的概括:“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玉屏景区则充分体现了黄山前山雄伟的地貌景观特征。其精华为三峰:天都峰、玉屏楼、莲花峰,沿途有鳌鱼洞、一线天、百步云梯、蓬莱三岛等奇妙景观。 过了百步云梯,便可以开始攀登海波1864米的黄山第一高峰——莲花峰。从莲花峰到峰顶约1.5千米,这段路叫莲花梗。沿途有许多青松与黄山杜鹃,还有飞龙松、倒挂松等名松。穿过前面四个洞之后就到达峰顶,这绝顶是一个直径约5米的圆台,人们又叫它“石船”;圆台四周有石柱铁栏,中央有个凹处,里面有积水,人们叫它“香沙井”。置身峰顶,万峰拜其下,颇有顶天立地、一览众山小之感。 过了蒲团松,便到了玉屏楼,这里被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誉为“黄山绝顶处”,古时建有文殊院,是黄山一座著名寺院,后多次遭受火灾,现在在旧址上建了玉屏楼宾馆。民间有“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之说。楼后玉屏峰崖壁上刻有众多摩崖石刻,由毛泽东手迹“江山如此多娇”、“风景如画”、“一览众山小”等。峰顶形成一尊卧佛,惟妙惟肖。在玉屏楼左边,有一颗奇特的松树,它一侧松枝伸出,好像在迎接五湖四海的宾朋,这就是寿逾千年、被称为国宝的迎客松。这里还有陪客松、送客松相伴,极合乎中国的礼仪规范。 站在玉屏楼前,左望天都,右看莲花,秀峰相拥,松石斗巧,真是一个绝妙的境界。天都峰右边有一座山峰叫耕云峰,峰顶有一块巨石像一只大松鼠,构成“松鼠跳天都”奇景。从玉屏楼往下走,没走几步便到了文殊洞。再顺着螺旋梯向下走,就到了蓬莱三岛。一线天是一道峡谷,又深又窄,长约50米,两侧壁高25米,最宽处仅2.2米,最窄处不足0.5米,一个人还要侧身才能通过。 再往前就是有名的鲫鱼背了。鲫鱼背是登天都峰的一段最险峭的是矼,长约20米,宽1至2米,最窄处不到1米,两边万丈深渊。若在茫茫的云海中走在上面,真像踩在一条露出水面的鲫鱼背上,跟着它在水中游动呢。峰顶有“登峰造极”石刻。登天都峰确实很险,但是来到黄山不登天都峰又怎能领略到“无限风光在险峰”呢?
从半山寺来到立马桥,可以看到千仞峭壁上的巨型摩崖石刻:“立马空东海,等高望太平。”每字边长6米,其中“平”字一竖长达9.4米,为唐式遵将军于1939年题写,由6名徽州石工悬系在千尺的峭壁上,用了大半年时间才镌刻成功。书法气势非凡,磅礴壮观,而且寓意深刻,不仅对黄山胜景的高度艺术概括,更显示了在国家危难之时我中华民族的豪迈气概。
游黄山作文 篇5
黄山市有很多高山,这种高山都十分独特,也很有特点。黄山市最高的山峰是莲花峰、光明顶、始信峰和天都峰,其中一座山往下看,可以看到黄山市最美丽、最大的风景。
黄山市有四绝,那便是奇松、乱石、云景、溫泉。第一名自然是奇松,奇松这千奇百怪的模样,还各具备不一样的特点和含意。黄山市的松柏树,有的长在悬崖绝壁上,有的长在幽境,葱翠又生机盎然。黄山市有几大奇松,都十分知名,她们分别是迎客松、黑虎松、团结一致松、探海松这些,全是黄山松的意味着。
乱石也是黄山四绝之一,这种乱石独具特色,样子稀奇古怪,有的像人,有的像小动物,也有的像物件,生动活泼,惟妙惟肖。乱石里较为知名的是:飞来石,猴子观海,神仙晒靴,狮子峰等。在其中,游人们最喜欢的是神仙晒靴,由于那乱石像一只皮靴,那皮靴倒了回来,如同先祖在晒皮靴。
游黄山作文 篇6
俗话说:“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所以我这个假期去了我向往已久的 我们很早就到了机场,坐上了飞机,飞机渐渐离开了地面,翱翔于蓝天白云之中,不久,我们便到达了黄山。一到黄山我们便开始爬山。在缆车上,导游姐姐为我们介绍;800海拔以上松叫黄山松,800以下松叫马尾松,黄山松都有一个特点:小平头,一边倒。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为五绝。
缆车到达了山腰。黄山的景色真美: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 ,那变幻无常的云雾, 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在这风景如画的黄山上, 走一走, 看一看, 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 黄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那升腾在山顶的云雾, 就像是一条条长龙腾飞着欢迎我们, 那些漂浮在山腰间的云雾, 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 它是世外桃园, 云雾遮挡山峰, 它又是无边的仙境。
黄山的松树千姿百态。 迎客松远看像一位绅士在迎接着我们,送客松远看像在说:“老板, 您慢走!” 黑虎松像一位大力士守卫者黄山。 你可别小看它们, 他们可是大名鼎鼎的中国十大名松之一。
时间如梭, 我们在山顶上看日落, 太阳隐没了, 只有一群小鸟还沐浴着晚霞的余晖, 在山峰之间自由自在的飞翔着。
真是黄山归来不看岳, 五岳归来不看山啊!
游黄山作文 篇7
早就听说黄山风景秀丽,景色迷人。上周周末,趁着天气晴朗,我和家人去黄山旅游一次。
汽车进入了山区,我见到了心目中的大山,像巨人一样高大雄伟。来到山脚下,一切就绪,准备登山了。
上了山,首先进入人眼帘的就是黄山奇石,有一块石头就像一只猴子半蹲在崖边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著名的猴子观海。还有仙人指路,看起来就像一个身着道袍的仙人,伸着手臂笔直地指向前方,好似在为游客指引进入仙境之路吧!
据说,每当太阳升起,有一块巨石就会变得闪闪发亮,远远望去就像一只金鸡正昂着头对着天都峰不停的叫,那就是著名金鸣叫天都了。一座座险峻的山峰耸立在路旁,有的像穿上了绿纱的少女,有的像采花的青年……真是千姿百态呀!
在这些奇松怪石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迎客松了。迎客松被作为黄山的标志,姿态很奇特。瞧,它长在悬崖峭壁上,一根主干上生出两条枝干,一条枝干长得像柱子笔直往上,还有一根枝干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一样。它高大挺拔,就像一位英勇的士兵站在那里守卫着黄山。
黄山的一松一石都很奇特,黄山的风景非常秀丽,我被这美景陶醉,大家抽空也去黄山游玩游玩吧!
游黄山作文 篇8
四年级时,我们上了一篇课文《黄山奇石》,听老师讲得那么生动,我多么盼望有一天,能亲临其境。“十.一”长假,爸爸说带我们全家去我盼望已久的黄山,我高兴得不得了!
久间黄山四绝:奇石,云雾,温泉,雾松。今天,我终于见到了已仰大名多时的迎客松。迎客松全身披着深绿色的.大袍,四季常青,长在坚硬的石头缝里,经过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姿态,有的像矮矮胖胖的蘑菇头;有的像高高大大的大雨伞;有的像四枝分杈的“丫”字形......迎客松长在那么高的山上,如果不下雨它怎么能生存下来?靠的,就是它顽强的毅力!在天气干燥时,它总能想办法“喝水”,如果它的母亲——云雾在它身边,它就会从母亲那儿获取所需的水份和氧份,它会依偎在身边,贪婪地允吸着干露……想到这儿,我不禁脱口而出宋朝大诗人朕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虽然赞美的是竹子,但是这不正是松的风格!松树紧紧地咬住青山,一点儿也不松劲,把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过许多年的吹打袭击,它反而更加坚定,挺拔,有力了。
雾松生命力顽强,立在岩石中多挺拔,而云雾性情温柔,那就更美丽了。
看云雾的黄金地段就是坐在缆车上了,坐上缆车,一阵白茫茫的浓雾掩住了你的眼帘,一阵秋风吹过,揭开了黄山美景的神秘面纱,“哇噻”!好美啊,隐隐约约透过薄雾,看见了若隐若现的怪石,它像一位仙女,披着轻纱,摆了一个优美的姿势,婀娜多姿。又一阵秋风吹过,黄山又像害羞的姑娘,用纱巾掩住了脸,眼前的山不见了,脚下的溪水也不见了,我仿佛是一位小天神,奇石们为我指路,找回苍翠的山,碧绿的水------“咚,咚”下缆车的铃声把我从沉思中唤醒。“到了!”游客们惊喜地喊道,我下了索道,还在久久回味刚才所做的美梦。
走下山时,我犹如走出了神奇的仙境,好舍不得!
游黄山作文 篇9
寒假的一天,姥爷开车带着我和姥姥去黄山旅游,我们第一站先去了黄山。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是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也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
我们来到黄山脚下,这里下起了小雪,上山的人们都在路边买防滑鞋,姥爷也给我买了一双,我们就开始爬山了。这里的缆车不是直达山顶的,我们还要走一段的路程才能到山顶,爬的越高雪下的越大,还好我们都穿了很厚的衣服。经过了一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这里的风景真是太美了。
先是看到了一排排的黄山松,奇怪的是它们都长在悬崖峭壁上,旁边却没有泥土,最有名的叫迎客松,形状就像正在迎接客人们。再看怪石,它们的形态各异,有的像猴子,有的像金鸡,有的像喜鹊,真是生动有趣,看了这些奇松和怪石我真是大开眼界了。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你绝对想不到黄山的奇松和怪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喜欢黄山,我想我还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