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盲漫画作文三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盲漫画作文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文盲漫画作文 篇1
《假文盲》是华君武先的漫画作品。生动地描绘了在“母子上车处”一对母子望着上车处排得满满的彪形大汉迟迟不敢上车的景象。揭露了人们不遵守文明法则,只图自己方便,不为他人着想的不良现象。
不要以为假文盲很少。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绿油油的草坪上被踩出了一条条小路,空地上的垃圾堆成了山,吸烟者在公共场所抽得悠然自得,一朵朵鲜花被恋人们搞走、弄碎、碾成泥……。
假文盲啊,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人人像你们这样,那世界不就一团糟了吗?还有什么秩序可言?
我想,假文盲的形成完全是因为人们的心理。谁不想图个方便呢?而人们的“方便”有时也侵占了他人的利益,违背了文明法则。而且,人们还认为:全世界这么多人,多我一个不会怎么样。但是,就是这个人,才造成了这样的`事件:中国某地空地上堆起了一人多高的生活垃圾;云南某地公园草坪80%被踩死……。要解决这种现象一定要加强文明宣传,才能让假文盲彻地消失。
文盲漫画作文 篇2
咦!真奇怪,这不是母子上车处吗?为什么一个头系围巾,臂挎皮包,怀抱一个二、三岁孩子的中年妇女不站在“母子上车处”那儿呢?这几个大男人也不符合条件呀?他们不应该站在这里呀!
他们可能是不识字吧,可是看他们的装束,个个衣冠楚楚,像个有教养的绅士一般,不应该连这五个字都不认识吧。难道他们没看见?也不可能,那五个字多醒目啊,只要眼睛没问题,肯定看得见,如果一个人没看见,难道另外几个人也没看见吗?
第一个人,胖墩墩的,穿的大衣、裤子和皮鞋都是国际名牌,看上去就好像是个干部,干部怎么会不识字呢?。看他眯着眼睛,旁若无人的样子,就知道是个虚伪的人。怪不得站在母子上车处的位置,真讨厌。
再看第二个人,戴顶军帽,穿件军大衣,两手插进兜里,闭着眼睛,盛气凌人。难道他也不识字,或者他也没看到?哈,头低这么低干嘛?心虚啦?那干嘛站在哪啊?这不是你们该站的地方。
第三个人太可笑了,矮矮的个子,戴着一顶十分时髦的帽子,两眼直勾勾地看着前方,这是装作没看见吗?最可笑的是第四个人,他索性戴上个大口罩。他穿了件皮大衣,象是名医务工作者,这是怕别人认出来吗?那就别站着了。
还有后面的几个人看上去也是特别绅士。可他们也站在这不该站的地方,他们没一点自责吗?母子上车处是个优先的上车处,这正是社会关注老弱病残,才给他们设一个优先的上车处。可是那些看上去有绅士风度的人,反而借这个地方来给自己优先,他们就不觉得这样不应该吗,他们就不觉得他们这样在欺负老弱病残吗?他们就不觉得人们看待他们的眼光的异样吗?他们看上去很绅士,着装干净,但是他们的内心是无比丑陋的。他们看上去很有文化,但他们根本不懂“尊老爱幼”这个成语正真的含义,他们其实连那些没文化的人还不如。
其实在社会当中,还有许多坏作风,这些坏作风已经见怪不见,屡见不鲜了。在大街小巷上,有许多垃圾筒,上面基本上都有分类装的字。可是,人们要不是把垃圾扔在垃圾箱一旁,就是装作没看见分类的字,把垃圾乱扔在不对应的筒里,结果这垃圾箱和没分类一模一样:还有,在草地旁大多都有不要践踏草坪的标语,可人们就当做没看见,仍旧去践踏草坪。他们都是假文盲。
我们不应该做假文盲,我们要做真正有文化的人。
文盲漫画作文 篇3
著名的漫画家华君武画过一幅漫画——《假文盲》,这是一片带有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性的漫画,讽刺一些“睁眼瞎”和一些喜欢自己欺骗自己的人。
漫画讲的是一对母子好不容易来到了“母子上车处,准备上车。但是四个高大威武的男人站在那儿。旁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五个醒目的大字:“母子上车处”。从四位壮汉的衣着来看,有工人、有知识分子、也有穿制服的机关干部,似乎都是“上层人士”。可他们看着那五个字,也视若不见。他们真的不认识这些字吗?不是的。他们只不过为了自己方便,自欺自人,而假装不识字一般,就让他们母子在寒风中眼巴巴地站着。
我想,那对母子就不会去和他们理论,或者向车站管理员申述,讨回公道吗?火车站难道没有维护秩序的工作人员吗?或许就是因为没有工作人员,所以他们才会如此放肆。
在嘲笑这四个假文盲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应好好的反思,是否也会经常犯同样的错误?总想着占用他人的权利,没有社会公德心。他们不是“文盲”,而是“心盲”!
现实社会中,像他们“心盲”的人不少。比如:公交车上“老弱病残孕专座”,总有些身体健康的人占着座位,而且从不有困难的人让座。在公共场所里明明着写着“禁止吸烟”,“吸烟有害健康”之类的标语,但还总有人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仅使别人受不了,还害自己的健康,起码的公德心都没有,实在让人气愤!
这幅小小的漫画却给了我大大的启示,我会时常警醒自己:不能做假文盲!我同时也希望大家,千万不要做假文盲!我诚心诚意地向全世界呼吁:"不要做‘假文盲’,更不要‘心盲!’”